
我身邊的老黨員
我不是黨員,但我身邊有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共產黨員;他就是濟源市萬洋冶煉(集團)有限公司董事長—盧一明。
他是“百強”民營企業家,老百姓眼里的“旗手”。
他學習在黨校,工作在萬洋,生活在鄉村,成長在黨和父老鄉親的懷抱中,扎根在中華大地……
他用最樸實的六個字“不貪、學憨、敬業”,道出了一名共產黨員應遵循的人生準則。
他憑借自己的聰明才干和勤勞的雙手,闖出了一條致富路,穩定了一方,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。
20年前,時任思禮村黨支部書記的他,當望著村里貧困的老人拾起西瓜皮拿回家給孩子當菜吃時,他心酸!
當望著貧困的孩子無錢上學時,他心痛!
當望著冷清的街道時,他沉思!
當望著群眾一雙雙渴盼和信任的眼睛時,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在他的胸中升騰!
改革開放的40年中,他和村里的幾位伙伴抓住了機遇,他打破了靠山吃山的陳舊觀念,強忍著身體上的病痛,帶領大家,籌資金、查資料,引進人才,歷經千辛萬苦,終于使萬洋集團由小到大、由弱變強……
20年前,當你還在羨慕國企冶煉廠的工作時,他讓你的夢想在萬洋集團得到了實現;當你還在為自家的生計、孩子的學費犯愁時,他讓你的腰包鼓了起來;當你還在羨慕城里樓前的小汽車時,他讓你買了新房,開上了私家車;他和他的伙伴們,把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鐫刻在了萬羊山上。
看今日,“環保、脫貧攻堅”戰打響時,他拍案驚起,提出:“企業只有擁有世界先進生產水平的裝備,搞好環保,才有生存和發展的希望。”同時,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,先后累計投入近2億元用于公司環保治理、設施設備改造,在同行業中獨一無二。
他始終堅持“變中求新、變中求進、變中求突破”,經過不斷轉型升級,實現資源的“吃干榨凈”,帶領萬洋集團走上了循環經濟的良性發展軌道。
他的辛勤付出,為黨和人民在脫貧攻堅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這正是:
黨的政策暖人心,改革開放見奇功;
盧仝故里后來人,長江后浪推前浪!